当前位置:河南热线 > 地市 > 平顶山 > 正文
阳光正好 拉满仪式感
2023-06-08 11:15:41 来源: 平顶山晚报
关注河南热线

2023年6月8日《平顶山晚报》4版

市实验高中考点外,家长翘首期盼考生。 本报记者 张鹏 摄


【资料图】

穿上旗袍和签名T恤、举起向日葵、为学生准备“状元餐” 家长和老师为考生花样加油

□记者 刘蓓

本报讯 “加油儿子,你肯定行!”6月7日上午7点50分,市一高考点门口,市民卫女士身着旗袍将儿子送到考点。在考点周围,不少陪考妈妈身着旗袍,为孩子讨个“旗开得胜”的好彩头。

“我们一大早就来了。”市民张女士说,她家住市区开源路,儿子在市一高上学,平时寄宿在学校,为了不影响学习和生活节奏,儿子备考期间一直吃住在学校。6月7日一大早,张女士和丈夫7点半就来到市一高门前,与儿子见了一面,鼓励儿子放平心态、安心考试。为了给儿子加油鼓劲,张女士特地穿上了旗袍,还准备了向日葵花束,等孩子首场考试结束后送给他。

市民平女士的女儿今年18岁,在市三高上学,是一名古筝特长艺术生。“孩子学习成绩一般,我心态比较平和。”平女士说,她本来不打算穿旗袍,但女儿强烈要求她穿,她就把几年前买的旗袍套装翻了出来。“我对她很有信心,她肯定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。”平女士表示。

在市一高考点外,几名身着红色T恤的老师格外引人注目,红色T恤胸前印着“必胜!”“决战高考,为梦想冲刺”“金榜题名”等字样,上面写满了学生的签名。这几名老师来自市三高,是学校高三老师,当天在市一高考点为自己的学生陪考、加油。彭婷婷老师说,身着有考生签名的T恤陪考,是市三高的传统,这对孩子们是一种鼓励。学生们很喜欢在老师衣服上签名的环节,还有学生在她的T恤右下角画了一束牡丹花。

为了鼓励学生,给学生讨个好彩头,市一高的老师们也用尽了心思。6月6日,学校食堂为考生准备了“状元餐”:鲤鱼跳龙门(糖醋鱼块)、胸有成竹(鸡胸肉炒腐竹)、展翅高飞(卤鸡翅)、万事周全(红豆薏米粥)、事事如意(西红柿豆腐汤)等,还有火龙果(寓意红红火火)、橙子(寓意称心如意)。6月7日高考第一天,市一高高三全体女教师还身着旗袍,为孩子们加油。

市一高高三年级主任钱三强说:“孩子们寒窗苦读这么多年,高考是检验他们努力成果的时候,希望他们都能超常发挥,取得优异成绩,迈入自己理想的学府。”

中专老师来陪考:在最美的年华里,每个孩子都该拼一次

□记者 李科学

本报讯 6月7日上午,在市实验中学考点门口,平顶山市工业学校的何丽丹老师和同事聊起了学生们的情况。大家有忐忑、有期待,“希望孩子们好好考。毕竟,在这么美好的年华里,每个孩子都应该拼搏一次。”何老师和同事是为自己的学生陪考的。

6月7日一大早,何丽丹和同事就赶到了考场。虽然6日下午已经带学生提前演练过,但大家还是不太放心,早早就来做准备。学生陆续到来,把背包放在一起,留给老师看管。身份证、准考证找不到咋办?突发意外如何应对······学校都已提前备好预案。

市实验中学门口一早就拉起警戒线。8点43分,一辆警车呼啸而来,停在学校门口,一名男生跑下车冲进考场。考场外,爱心企业提供了免费瓶装水以及风油精等基本药品——一切都为了学子们安心考试。

“我们是中专类学校,学生基础比较差,想升学必须加倍努力。”何丽丹说,学生最后一年不在校内,要出去实习,很多人是从外地赶回来参加考试的。有些学生特别努力,买了资料,边实习边复习备考;也有学生在家备考,遇到不会的问题就给她发微信,让她详细讲解。有这样的学生,她感到很欣慰。

“不努力,哪有收获?”何丽丹说,孩子们正值青春年华,有继续求学的途径和机会,都应该好好把握,就算基础差,也应该奋斗、拼搏一回。

何丽丹印象最深的是已经毕业的两名女生,每天清晨5点就起床学习,异常刻苦,最终考入理想的高校。“孩子们努力学习,继续求学不仅是为了学习知识,更是为了接触更大的世界,开阔眼界、增长见识,成为更好的自己。”她说。

陪考“他”力量:外表很平静 上阵父子兵

□本报记者 尹家祥

6月7日上午,阳光正好。市八中考点外,陪考的家长们或坐或站,静静守候。人群里有送考的爸爸,有穿着旗袍的妈妈,也有给孙子助阵的爷爷。记者采访了几位男士,聚焦他们平静外表下的内心波澜。

“小孩圆了咱的梦”

上午8点20分,儿子进入考点后,45岁的爸爸赵明和穿着旗袍的妈妈依然站在人行道上向里张望。妈妈说,早上给孩子准备了鸡蛋、油条、米粥,但自己心情紧张,早饭没有吃。一旁的赵明则云淡风轻,记者问如何安排孩子考试期间的作息时间,赵明说:“越刻意安排,孩子的心理压力越大,顺其自然吧。”儿子是市八中美术特长生,专业课已考过。赵明说,自己当年学习成绩不太好,没有参加高考,“小孩圆了咱的梦”。

要迈过大学这个门槛

在市八中围墙外,张先生坐在自带的小马扎上,背包里放着孩子的iPhone 14手机。他说,他一向不逼孩子学习,但没有文化就跟不上时代,对于能否考上大学,拥有本科文凭,他很看重。“迈过大学这个门槛,孩子想干啥干啥,关键要自食其力。”他说。

功夫在平时,精神头要足

市八中北侧人行道旁的一棵梧桐树下,考生父亲秦红席地而坐。对于“心情紧张不紧张”的问题,他缓缓说道:“孩子考试,大人紧张也解决不了问题,只要家长和老师平时教育到位,孩子功夫下到位就行了。”6月6日,他专门给在学校的孩子打了个电话,叮嘱他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,但也不能过于紧张,最起码得休息好,精神头足不足决定胜负。

秦红家住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,有三个儿子,大儿子从河南城建学院毕业,已在北京成家立业,这次参加高考的是二儿子,小儿子刚上高中。他说,自己上初中时连11元钱的学费都掏不起,大姐3元、二姐4元,大哥编席编到大年三十给他挣了5元钱。三人凑了12元钱,多出的1元钱大哥说给他买粮票。“我没上成大学,但我要争取让孩子们都能上成。”他说,这次高考,大儿子给他们订了宾馆,让他们安心迎考。

爷爷为孙女送花

上午11点,考场周围人多了起来,一群旗袍妈妈们在合影,戴着帽子和口罩的王大爷一手抱着鲜花“一举夺魁”,一手举着手机拍视频。

11点40分,考生从考点内走出来。孙女跑过来,微笑着接过王大爷手中的鲜花,爷孙在人群中远去。紧接着,一名考生伸手与父亲击掌,父亲则搂着儿子的肩膀融入人流之中······

责任编辑:hN_0827
    独家